/ / / / / 编号:21066172

[教案]第17课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设计(2课时)内容预览-尊龙凯时人生就博

日期:2024-08-19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泼水节,学生,总理,周总理,课文,傣族
预览图 3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热情。因此,本课设计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感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品读,从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感受那份兴奋和欢悦;从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感受那份激动和兴奋。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感受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泼水节及其他民族传统节日的视频资料。 2.周总理的事迹资料;周总理的照片。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搜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搜集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谈话导入 1.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五十六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吗?(课件出示关于“泼水节”的资料) (1)学生看后自由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了解泼水节。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泼水节的了解。 (2)教师相机补充: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时,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互相泼水祝福,听傣族人说,身上被泼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所以,这一天人们全身湿淋淋的。这个节日就是“泼水节”。(板书:泼水节)同时识记“泼”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发+氵=泼。 紧扣识字重点,营造气氛,进入课文情境。 3.揭题:课文中描写的泼水节是与众不同的,是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板书补充题目:难忘的),同时识记“忘”字,猜谜语:盲目不得,须用心计。就是“忘”。这次的泼水节为什么令傣族人民难忘?它到底特别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齐读题目) 设计意图: 欣赏图片和师生交流,激起学生对泼水节的兴趣;结合实际理解“难忘”,自然引出课文的话题“这次的泼水节为什么令傣族人民难忘”,触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认读生字,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一年的泼水节?这一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之处? 2.小组交流明确:课文讲了1961年的泼水节。这一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板书:周总理、傣族人民) 3.提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读通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遍,把它读准确;遇到难读的句子也要多读几遍,把它读通顺。 4.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指导识字。 ①字音指导:指名读词语,相机正音。重点强调:“容、盛、祝、寿、穿、驶”是翘舌音;“族、踩”是平舌音;“龙、容、康”是后鼻音;“碗、穿”是前鼻音;“敲、健、穿、向”是三拼音节。 ②字形指导:引导全班同学交流好的识字方法。重点强调:“度、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③字义指导:找出其中的动词“泼、踩、敲、驶”,也都是形声字,引导学生用动作演示来理解;“碗”则可以通过银碗的图片来理解。简单介绍泼水节的习俗,如:互相泼水、赛龙舟、跳象脚鼓舞等。 ④字理识记“民”:像用锥刺眼的形状,本义指奴隶,后指平民、百姓。 (2)课件出示带有多音字的句子,指名读,读准带点字的读音,并用其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①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②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③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④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