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测试) 1.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南非的开普敦、德班和伊丽莎白港等城镇,英国殖民政府对于亚洲人和非洲人居住区采取防疫措施,将其居住区视为传染病滋生地,并将亚洲人重新安置到远离欧洲人居住区的地方。殖民者的防疫措施( ) a.增强了殖民地民众的民族和独立意识 b.改变了殖民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c.促进了殖民地之间跨地域的人口迁移 d.强化了殖民城镇中的种族和文化差异 2.宋代建立以各级官吏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各级官府一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赈济措施,另一方面将新医药学知识应用于疫病防治,采取了派医诊治、施散药品、建立医院、隔离病人、掩埋尸体等措施。据此可知,宋代瘟疫防治( ) a.社会力量发挥核心作用 b.重视防疫方法创新与运用 c.受到儒学礼乐思想影响 d.自然灾害频发推动其发展 3.放马滩秦简《日书》记载有33种人体病症;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他》记载了疾病治疗方法和药物的运用。出土的汉代文献中,医学专辑大量出现,如张家山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等都含有大量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医经、医方等。这些发现( ) a.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成就 b.表明经济发展对科技影响突出 c.奠定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 d.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4.《痘疹定论》记载:宋代丞相王旦,因苦于自己的孩子们均有出天花之疾,遂请峨眉山医师为其幼子王素种痘。王素种痘7日后发热,12日后结痂。这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一次天花疫苗人痘接种获得成功的案例。由此可知宋代( ) a.佛教兴起推动中医发展 b.对于瘟疫防治有所认知 c.经济发展推动医疗进步 d.医疗卫生水平领先世界 5.14世纪时,黑死病传到欧洲并肆虐欧洲全境。多数欧洲人认为,这场瘟疫是上帝对人类原罪的惩罚。为了获得上帝的原谅,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辗转于城镇之间,用鞭子狠狠地相互抽打,以求洗清自己的罪责,这就是鞭笞运动。这说明,当时( ) a.基督教会权威逐渐加强 b.传统人文主义潜滋暗长 c.瘟疫横行导致道德败坏 d.神学守旧思想占据主流 6.“博学至精,明德至善”,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正是儒医的执着追求。如明代龚信提出好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据此可知儒医( ) a.坚守传统的义利观 b.心怀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c.信奉清静无为信条 d.注重个人良知和道德修养 7.宋代建立了以各级官府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南宋后期,中央政府仍是防治瘟疫的核心力量,采取了医学、经济、政治等措施加以应对;地方官吏是宋代防治瘟疫的基层力量,采取了赈济灾民、医疗救治和加强社会管控等措施。这反映出宋代( ) a.社会救助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 b.北宋已经有了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c.民本思想在当时社会广泛传播 d.对疫民或灾民的救助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 8.2003年,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2005年起,国务院先后出台《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文件。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行( ) a.强化了防疫领域的公共监督 b.旨在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c.有助于大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d.填补了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 9.《本草纲目》一书包含了丰富的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内容,并且大量运用化学、物理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对药物进行记载分析。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曾从此书中引述了不少有关植物和动物的资料。该书( ) a.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b.影响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进程 c.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的近代化 d.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 10.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