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同步测试 1.北魏献文帝即位后大力遏止汉族官僚、重用鲜卑贵族,遭到群臣和冯太后的反对,被迫传位给孝文帝。冯太后逝世时,孝文帝失声痛哭,“朕的祖宗只专意武略,未修文教,是她老人家教导朕学习古道”。据此判断 a.献文帝曾对汉官进行彻底清洗 b.迁都洛阳适应了北魏发展需要 c.群臣都曾坚决支持孝文帝改革 d.冯太后有力地推动了鲜卑封建化 2.北魏文成帝(公元44-465年)时期,云冈石窟的佛造像伴随着汉化改革,穿上了褒衣博带的服装,面容、形体也有雄劲逐渐向清秀转变。这些清秀形象的形成 a.继承了汉代雕塑的柔美风格 b.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c.背离了鲜卑贵族的审美取向 d.源自南朝文化的北渐 3.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宋代司马光为宋神宗讲经时提出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观点,并且以曹随萧规等历史典故进行论证。王安石参政离开经筵之后,安排吕惠卿进入经筵,吕惠卿又引用《尚书》中“刑罚世轻世重”来论证祖宗之法可以变。这说明 a.皇帝决策受到经筵左右 b.文献典故解释迎合现实的需要 c.宋代政务决断有民主性 d.宋代朝臣的文化水平难分高下 4.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这样定义“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句话揭示了 a.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根源 b.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发展经济的手段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的必要性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命力所在 5.“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说汉话问题上 a.采取一视同仁的举措 b.态度坚定且具策略性 c.承认汉话比北语先进 d.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 6.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次会议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等国的外向型经济有借鉴意义 b.中国应学习外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c.当时中国经济改革思想实现了高度统一 d.经济所有制的形式应实行多元化 7.1978年5月7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提出要有条件、有计划地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要规定合理的奖励、计件工资办法,严格控制奖金总额和计件超额工资。这表明 a.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b.政府尝试突破计划体制束缚 c.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拉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共识 8.20世纪初,御史萧丙炎指出:“各省办理地方自治……多印中公正賺明之士,往往視为畏途,而劣监刁生,运动投票得为职员及议员与意事者,转居多数。”多数劣监刁生,平日不谱自治章程,“是其鱼肉乡民之故技,以之办理自治”。摒此可知,当时的地方自治运动 a.促进了地方绅权急剧膨胀 b.阻碍了城乡之间人才流动 c.加速了清末统治秩序瓦解 d.引发了地方士绅严重分化 9.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涉及范围广领域宽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d.引发党争直接导致北宋衰落 10.刘少奇在1956的某次会议报告中说:“在这里,有必要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上级国家机关往往对于企业管得过多、过死,妨碍了企业应有的主动性和机动性,使工作受到不应有的损失。”“我们的经济部门的领导机关必须认真把该管的事管好,而不要去管那些可以不管或者不该管的事”。“只有上级国家机关的强有力的领导同企业本身的积极性互相结合,才能把我们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