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编号:22104700

[学案]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学案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史)内容预览-尊龙凯时人生就博

日期:2025-01-06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文化,中华,遗存,起源,时期,文明
预览图 5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从远古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建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初步奠定,华夏文化认同形成。 (一) 时间主线 (二) 空间定位 1 结合下列地图,说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的特点,并概括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2 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对下列两幅地图进行解读。   图一 西周分封示意图 图二 战国形势图                                                                                                                 年份 全国卷 江苏卷 甲卷 乙卷 新课标卷 2024年 (选·24)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①(选·24)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②(选·25)百家争鸣 ③(非选·42)先秦农业发展 (选·1)西周晚期到战国晚期的秦文化遗址 2023年 ①(选·24)西周与春秋的政治制度、孔子思想 ②(非选·47)孔子思想 (选·24)孟子思想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①(选·24)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②(选·25)荀子、韩非及李斯的主张 ③(开放性试题·43)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选·1)春秋时期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 2022年 (选·24)老子思想 ①(选·24)商和西周的青铜器 ②(非选·45)商鞅变法 (选·1)春秋时期土地制度的变动 考向 分析 (1) 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先秦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别要关注商周的国家治理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2) 考查方式:通过呈现新的历史情境,考查获取信息、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对唯物史观的认识与运用。 (3) 价值立意:社会进步与社会转型;治国理念与政治立场;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人民中心等 主干回眸一:中华文明起源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时间 距今约250万年—约1万年 距今约1万年前 主要文化遗存 元谋人和北京人遗址 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生产工具 ①_____ ②_____ 社会形态 从氏族到部落 ③_____ 生产生活方式 渔猎和采集 ④_____  要点聚焦__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 (1) 所谓“多元”,是在中华大地上各族体单元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2) 所谓“一体”,是迁徙、交流与融合结成一个有共同认知、传承的民族复合体。 如: 多元性 ①从文化遗存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②从文化的特点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征,如农作物南稻北粟。 ③从区域分布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 一体性 ①从社会生活看:各地有共同点,如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等。 ②从遗存分布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 (3) “一元多体”与“多元一体”: ① “一元多体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