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编号:21069148

[课件]《红烛》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内容预览-尊龙凯时人生就博

日期:2024-08-19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母亲,红烛,诗人,我的,诗歌,闻一多
预览图 7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 台 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 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 先生,有感于时事,将已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 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七处 领 土 ,喻为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这 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 七子之歌(节选) 1925年闻一多 澳 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注:“妈港”为ma-cau 译音) 香 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嗳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红 烛 闻 一 多 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深入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诗人献 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通过诗中的具体意象,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等手 法。 在诵读诗歌时,能够读出节奏、轻重、情感。 壹 贰 叁 教学目标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 又改名一多。现代爱国诗人、学 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 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 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 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 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 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 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 民党特务的杀害。 , 来 , 闻一多 1899-1946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 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 作者简介 诗 个 画 代 书要读懂,先求不懂。 名 言 作者简介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 的诗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 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 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讲究平仄的韵脚,读起来抑扬 顿挫,富有音律感, 绘画美———选择词藻,符合诗歌主题的鲜 明色彩,富有画面感。 建筑美———强调节与句匀称整齐,富有层 次结构美。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歧视, 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 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 凋敝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 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其诗的深层根基。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 的作品组成。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 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 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红 著 燭 上海泰束明盖局印行 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 1.“意象解构”是指诗人将一个完整的意象,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部 分来表情达意。如“丁香”在戴望舒的笔下,就被分解成“丁香一 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颜色、味道、气 质三个部分。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歌,找出“红烛”这个意象在 诗中主要被解构成了哪几个部分 红烛之色 (第1节) 红烛之光(第2-4节) 红 烛 之泪(第5-7节) 红烛之灰 (第8-9节) 分组探究 2.请同学们分片段精读诗歌,探究诗人借“红烛”之色、光、泪、灰分别 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1)朗读第1节,思考红烛的“红”象征着什么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意象的特征,红 红的,“红”是赤诚、热烈的象征,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