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部编版上册历史期末综合学情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画报中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2.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给一兵一卒,面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我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3.孙中山说:“本会以异族潜乱,天地惨黩,民不聊生,负澄清天下之任,使朱明之绪不绝,太平之师不熸,则犹汉家天下,政由已出,张弛自易。”“太平之师”最后失败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北伐西征 d.天京陷落 4.在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众多奏折中,有一部分是他向朝廷介绍其他各国的现状,以及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表明其主张( ) a.固守传统之道,尊崇儒家思想 b.学习西方科技,富国强兵 c.学习西方思想,实现变法图强 d.改革政治体制,建立民国 5.如图划线处最合适的单元主题是( ) 第二单元____ 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戊戌变法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6.某同学撰写了一篇小论文,部分提纲如下图所示。据此推测,该同学的论文题目是( ) a.《论鸦片贸易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b.《浅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c.《探究戊戌变法的背景》 d.《追寻洋务运动的起因》 7.义和团运动所显示出的热情和能量使八国联军司令德国人瓦德西将军感慨万千:“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这表明( )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b.义和团始终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c.外国侵略者打消了侵华的野心 d.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8.近代前期,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国力的大小决定战争的胜负 b.武器装备先进与否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人口的多少影响战争的结局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9.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下表分析的历史人物是( ) a.孙中山 b.康有为 c.章炳麟 d.林则徐 10.安庆起义失败,秋瑾被捕从容就义前,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命诗;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林觉民写下“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豪迈话语慷慨赴死。他们的壮举反映了( ) a.革命志士以身殉真理 b.革命形势燎原全国 c.民主观念已深入人心 d.民族危机空前加强 11.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巨变,因为它( ) a.是中国近代史上制度变革的一次重要尝试 b.促使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12.“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它”指的是( ) a.《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清帝退位诏书》 13.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按照孙中山的命令自上海潜回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司令部,宣布江西独立……黄兴……宣布江苏独立……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重庆等地也先后举兵讨袁,宣布独立。导致材料事件发生的原因是( ) a.袁世凯解散国会 b.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 c.袁世凯复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