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编号:22100673

[试卷]天津市西青区2024-尊龙凯时人生就博

日期:2025-01-06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3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的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这表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3.太平天国面对的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指( ) a.统治阶级的镇压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c.尖锐的阶级矛盾 d.起义军内讧导致力量削弱 4.抓关键词来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收复新疆”两个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奕訢 d.张之洞 5.有人曾感慨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苛刻的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 a.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的片段 d.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7.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如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 a.政治制度的变革 b.资本主义的发展 c.救亡图存的探索 d.民族危机的加剧 8.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b.中国同盟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 c.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 d.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9.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出示一组关键词:“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综合这组词能得出的认识是( )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国共合作 d.军阀割据 10.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11.《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12.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和代表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13.我国的近代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新旧民主革命最大的区别是( ) a.指导理论不同 b.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任务不同 d.领导对象不同 14.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接连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 ) a.李大钊 b.鲁迅 c.胡适 d.蔡元培 15.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解除军阀 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6.“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根据地 17.长征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