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编号:22105669

[教案]预防犯罪 教案内容预览-尊龙凯时人生就博

日期:2025-01-06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小周,犯罪,小黄,跟着,某某,刘某某
预览图 3
初中政治 初中政治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预防犯罪》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二课时,本课主要包括两目,第一目是“了解罪与罚”;第二目是“加强自我防范”。本课时内容,在(第一课时)认清违法犯罪危害之后,在(第三课时)解决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之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学习《预防犯罪》有利于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提高其心理品质、道德素养,有利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道德修养:认清犯罪的危害,知道犯罪的严重后果,树立法不可违意识。 法治观念: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远离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教学难点: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 二、导入新课 材料导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某县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周、小段沉迷网络游戏,经常翻墙逃课到学校外面的黑网吧上网。时间久了,父母给的零花钱都用光了,没钱继续上网,二人便商量着找人“借”点钱花花,后二人找到平时比较胆小的同学小黄向其索要钱财,小黄不给便用刀威胁小黄,殴打小黄,最后用刀刺伤小黄,抢走小黄随身携带的500元现金。小黄的伤构成重伤二级。 ·根据刑法的规定,二人抢劫并造成了被害人死亡,最少要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所以说抢劫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 典型案例:16岁的学生小周由于学习成绩差,而且讨厌被学校和老师约束,便旷课回家。闲散在家的时候,认识了“段大哥”。段大哥有很多朋友,经常带着小周到处吃饭、唱歌,小周也很享受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有一天,段大哥说带小周去偷车赚大钱,并承诺小周只要跟着去就行,什么都不用干。小周虽然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但是害怕失去段大哥这个好朋友,想着自己只是跟着去,不偷应该没事,便跟着去了,当晚小周跟着段大哥等人偷了11辆摩托车。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小周明知道他们是要去偷东西,还跟着去,这就构成了共同犯罪,所以说千万不能有我跟着去,什么都没干就没事了这样的想法。 典型案例:2020年10月31日下午18时30分许,被告人肖一(女,16岁)、陈二(女,16岁)和杨三(男,16岁)、张四(男,15岁)等人与刘某某等人在一个奶茶经营店门前,因刘某某朋友扔篮球砸到陈二,引发肖一和刘某某争吵、打斗,同时陈二亦上前殴打刘某某,杨三踢了被害人一脚,张四打了被害人一拳,在打斗过程中,肖一就用弹簧刀将刘某某杀伤,后刘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毫无疑问,肖一构成了故意伤害罪。后来加入战局的杨三、张四,也要承担责任。只要你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就要为整个后果承担责任。 典型案例:某中学的“校霸”小周因为同学小王把自己做的错事告诉了老师,导致小周被“请家长”,所以对小王怀恨在心,多次无故地辱骂、殴打小王,并扬言见你一次打你一次。其他同学都惧怕小周不敢帮助小王,小王经常被殴打,不堪忍受跑回家中,不愿意上学,并且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想要割腕自杀,被母亲发现救下。 后来小周因为寻衅滋事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二年。 典型案例:某中学初三学生小周与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