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复习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填空题 1.《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现象: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窗外飞鸢的影子会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可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窗外飞鸢的影子是 形成的,“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说明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 . 2.小红同学对同一物体四次测量结果记录为:22.4mm、22.5mm、25.4mm、22.6mm,其中记录明显错误的数据是 ,其他几次结果的尾数也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 (选填“误差”或“错误”),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mm。 3.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琴声是靠琴弦的 产生的。演奏前,演奏者都要通过拧紧或放松琴弦进行调节,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 4.南方生长大量的阔叶林,为了适应环境,阔叶林叶子宽大,可以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蒸发时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以适应高温的环境。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5.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甲杯是 (选填“内壁”或“外壁”下同)出现水珠,乙杯是 出现水珠。 6.小超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 了几组数据并画出了 m-v 图像如图所示。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当 量杯内装入液体体积为 50cm3 时,量杯及液体的总质量为 g。 7.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如图甲。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球形容器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当外界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瓶内空气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引起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根据管内水柱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小满想探究空气与水哪个受热膨胀更明显,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瓶中装满混有少量红墨水的冷开水,用带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密封锥形瓶口,将锥形瓶浸没在水温可设定的加热水壶中如图乙所示。用相同的锥形瓶,在瓶内冷开水上方保留一部分空气,用带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密封锥形瓶口,将锥形瓶浸没在水温可设定的加热水壶中如图丙所示。为了探究空气与水哪个受热膨胀更明显,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如果出现 的现象,能初步说明 。 二、单选题 8.“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如图所示,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材料,叫作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物质。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管内物质在热端汽化吸热 b.热管内物质在冷端液化放热 c.热管内物质在冷端凝固放热 d.热管可用于制作航天器的散热设备 9.下列对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b.体积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小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d.无法确定 10.物理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最接近于( ) a.26mm b.26 m c.26dm d.26cm 11.吉他在使用前需调弦,目的是把各弦的音调调节成标准音。某同学将吉他调弦器固定在吉他上,在调节g弦过程中,先后两次拨动g弦,调弦器接收到声音后显示界面如图甲、乙所示,针对上述调弦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b.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高 c.振动幅度第一次大于第二次 d.声音音调第一次小于第二次 12.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弥漫着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是( ) 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