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15课 白描人物摹神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白描的定义和特点,了解白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地位和作用。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白描人物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结构的把握和神韵的捕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尊重,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基本技法教学重点教授线条的运用,包括不同描法(如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等)的特点和表现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笔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线条的虚实结合、疏密对比来表现人物的立体感、质感、重点部位和整体效果。 文化内涵的传递介绍白描人物画的文化背景,包括起源于汉代,唐代达到黄金时期,宋元以来的传承发展等,使学生了解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难点: 线条的流畅性与表现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难以达到线条流畅自然,并且富有变化和表现力。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克服运笔时力度控制不好等问题。 人物比例与立体感的塑造,对于初学者来说,把握人物比例容易失调,同时在运用线条表现人物立体感方面存在困难。这需要学生学习人体结构知识,并且学会运用虚实线条来增加明暗对比,以塑造立体感。 教学方法 经典作品赏析,通过欣赏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和《八十七神仙卷》,让学生理解白描人物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不同之处。 微课示范,播放微课视频,展示白描人物画的勾线过程,重点示范运笔方法,如起笔、行笔、收笔的技巧,让学生仔细观察。 实践创作,学生需在家中完成一幅白描人物画作品,可以是家人、朋友或是自己。家长需在作品上签字确认,并鼓励孩子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带回学校进行展示和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课程导入 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我们将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白描人物摹神韵课程。白描人物画,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线条表现和神韵捕捉,深受人们的喜爱。本节课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白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学会通过线条表现人物的神韵和气质。 白描人物画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色彩,画面简洁明快,突出人物的神韵和气质。在唐代,白描人物画达到了黄金时期,以吴道子为代表的画家将这种艺术形式推向了巅峰。宋元以来,白描人物画一直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影响深远。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欣赏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和《八十七神仙卷》等经典作品,让学生感受白描人物画的独特魅力。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白描人物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不同之处,以及白描人物画在表现人物神韵方面的独特优势。 二 技法讲解与示范 介绍白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的运用、墨色的掌握、构图的安排等。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微课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进行勾线,掌握基本的运笔方法。 1 线条的运用 白描人物画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因此线条的运用至关重要。我们将向学生介绍人物十八描,这是古人经过长期探索,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形象和不同的质感陆续创造出来的十八种不同线条表现方法。 例如,高古游丝描细如游丝的线条,适用于表现柔美的人物形象;琴弦描如琴弦般有力的线条,适用于表现刚劲有力的人物;铁线描如铁丝般坚硬的线条,适用于表现坚毅的人物性格;行云流水描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的线条,适用于表现人物的动态美。 在勾线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方向等要素,以及如何处理线条的虚实、疏密关系。不同描法的运用,可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力,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 2 墨色的掌握 在白描人物画中,墨色的掌握同样重要。墨色的浓淡干湿、粗细涩润要依据画面需要来处理。在勾线时,学生需要全神贯注、一气呵成,使笔笔连贯、整体贯通。同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