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编号:22108032

[学案]第一章 第二讲 地图 学案(学生版 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探究人教版内容预览-尊龙凯时人生就博

日期:2025-01-06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海拔,等高线,方向,地形,等高,高度
预览图 0
第二讲 地图 一、地图的阅读 地图的组成要素: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方向。 ①一般地图。 在地图上,如果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那么我们就可以面对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如图所示,a在b的西北方向,其中b就是参照物,应该以b为坐标点进行判断。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北方。 方法一:旋转法。将图旋转一定角度,使箭头指向正上方,然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确定方向。 方法二:指向标平移法。将指向标平移至参照物上,建立十字坐标系,然后再灵活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如下图:科技园区、火车站、农业试验区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在参照物学校处画十字坐标,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火车站在学校的东南方向,农业试验区在学校的东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 根据经纬线的指示方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如a位于b的东北方,c位于d的正西方,e位于d的正北方,c位于e的西南方。 (3)图例。 【易错易混】 运河与陡崖的图例 图例符号“”,在区域地图中表示运河,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陡崖。 二、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 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②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 (3)不同的山体部位。 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海拔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③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④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图记】不同的山体部位 2.分层设色地形图: (1)地形类型:陆地表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与盆地五种。 (2)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地形 类型 海拔 地 面 状 况 山地 500m以上 地势起伏很大,顶尖坡陡 丘陵 500m以下 相对高度较山地小 高原 500m以上 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外围较陡 平原 200m以下 地面宽广平坦 盆地 — 四周高,中间低 3.地形剖面图:沿着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易错易混】 山地和丘陵 山地和丘陵形态相似,但也存在明显不同。 (1)两者海拔不同。山地海拔高,500m以上;丘陵海拔较低,500m以下。 (2)地势起伏大小不同。山地起伏大,丘陵起伏较小。 【考点】地形图的判读 1.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2.利用握紧的拳头巧记地形部位: a———山峰,b———山脊, c———山谷,d———陡崖。 3.山脊与山谷的辨别方法: 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分布特点相似,建议采用“做剖面图”的方法加以区别,即在山谷线、山脊线的垂直方向做出剖面图。具体如图所示: 在图中,过a点和b点分别向两侧做一条直虚线,比较a、c、d三点的海拔,图中a点海拔为100m,其两侧的c、d两点海拔均为150m,可见是中间低、两边高,即可判定a为山谷。同样,图中b点海拔为100m,其两侧的e、f两点海拔均为50m,可见中间高、两边低,即可判定b为山脊。 4.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 ①点在等高线上:海拔为等高线的数值。 ②山顶的海拔范围:距离山顶最近的等高线数值<山顶<距离山顶最近的等高线数值 等高距。 如图,乙、丙、丁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它们的海拔为280米。读图可以算出该图等高距为20米,山顶甲的海拔范围是320~340米。 (2)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读。 ①若a、b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②若a点在等高线上,b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 = a点的海拔-b点海拔估计值(或b点的海拔估计值-a点的海拔)。 ③两地都不在等高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