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 青藏地区 1.自然特征与农业: ★描图填图 ·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 (1)世界屋脊。 ①位置、范围: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②地形地势: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③气候特征: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 ④河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①高寒牧业。 牧场类型 特殊高原环境 优 良 畜 种 高寒牧场 高寒、缺氧、低气压等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②河谷农业。 a.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b.优越条件: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质肥沃;有河水灌溉,水源丰富。 c.主要农作物:青稞和小麦。 ③生活习惯。 a.饮食:糌粑、牛羊肉、酥油茶。 b.服饰:藏袍。 c.民居:牧民居住帐篷,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置范围: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2)水源: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3)天然调蓄器:湖泊和沼泽。 (4)环境问题与保护。 ①问题。 a.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补给水源减少,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导致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生态问题突出。 ②措施: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考点 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青藏地区的人地关系: 2.青藏地区作物穗大粒饱的原因: (1)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2)海拔高,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 (3)高寒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3.青藏地区人们的生活: (1)传统服饰:藏袍。 (2)传统饮食:糌粑、牛羊肉、酥油茶。 (3)传统民居:牛毛毡帐篷、平顶碉房。 (4)传统交通工具:牦牛。 4.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烈: (1)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云层少,阳光的透射能力强;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2)影响:太阳能丰富;生产:农作物单产高;生活:人们去旅游需要防紫外线照射。 5.青藏铁路沿线采用全封闭车厢: 海拔高,氧气不足,全封闭可以供暖、供氧;避免了阳光中强紫外线的辐射;保护环境。 【典题示范】 (2024·长沙学业考)318国道是“西藏自驾游”热门旅游线路。读图,完成1、2题。 1.暑假从夏日炎炎的成都出发,到达拉萨时充满春天气息,这主要因为(d) a.深入内陆 b.靠近海洋 c.纬度增高 d.地势抬升 2.“怒江72拐”是318国道一段艰险与美景并存的山路,适合设置在沿途的交通提示语有(b) ①连续急弯,缓慢通行 ②悬崖路窄,谨慎驾驶 ③野象出没,注意避让 ④陡坡地段,小心落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题指南】 1.巧分析。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海拔低,气温高;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因此气候更加凉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主要因为地势抬升导致气温下降。 2.会应用。“怒江72拐”是318国道一段艰险与美景并存的山路,地形崎岖,适合设置在沿途的交通提示语:连续急弯,缓慢通行;悬崖路窄,谨慎驾驶;陡坡地段,小心落石。 (2023·连云港学业考)如图为柴达木盆地地图。读图回答1、2题。 1.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原因是(a) a.矿产资源丰富 b.稀土资源丰富 c.生物资源丰富 d.森林资源丰富 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地应治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d) a.耕地退化 b.湿地退化 c.林地退化 d.草地退化 (2023·成都学业考)青稞是藏区居民主要粮食,具有高抗氧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