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编号:22108013

[学案]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学案(学生版 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探究人教版内容预览-尊龙凯时人生就博

日期:2025-01-06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0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 一天中气温最低值 午后2时左右 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2.气温的年变化: 项目 北半球 大陆 北半球 海洋 南半球 大陆 南半球 海洋 月平均气温 最高值 7月 8月 1月 2月 月平均气温 最低值 1月 2月 7月 8月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 3.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②根据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判断气温差异的大小。 ③根据闭合等温线中心气温的高低,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正好相反。 ③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降水的季节变化: (1)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的差别,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a地);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如b地)。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四多四少”: 降水量 赤道附近地 带或两极地区 南北回归 线两侧 中纬度 山地 地区 “四多” 赤道附近地带 大陆东岸 沿海地区 迎风坡 “四少” 两极地区 大陆西岸 内陆地区 背风坡 影响 因素 纬度 因素 海陆 因素 海陆 因素 地形 因素 三、世界的气候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图示 分布 地区 a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 温多雨 赤道附近地区 b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分干湿 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c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10°n~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 d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干 旱少雨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e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续表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图示 分布 地区 f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g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纬35°~50°的亚欧大陆东岸 h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i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年、日温差大,降水稀少 南北纬40°~60°的大陆内部   j寒带气候  终年严寒干燥 极圈以内   续表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图示 分布 地区 k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主要影响 因素 气 温 降 水 纬度位置 一般情况下,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 一般情况下,距海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就小;距海远,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就大 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地形 一般情况下,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 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3)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与人类活动: 4.全球变暖: 填图,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 【考点一】气温和降水 1.同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的气温差异: (1)原因:由于陆地和海洋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使得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2)判断。 图中等温线的气温数值自南向北降低,说明该区域为北半球。甲地气温比乙地高,此时是夏季,据此判断出甲地位于陆地上,乙地位于海洋上。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从气温曲线中可以读取出各月平均气温。根据各月平均气温可以进一步计算或判断得出: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所处半球位置(南、北半球)和海陆位置(内陆和沿海)、所处温度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