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适应性考试针对性试题化学(2025 年 1 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 1-10 题,共 15 分,第ⅱ卷为 11-14 题,共 30 分。全卷共计 45 分。考试时间为 40 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ca-4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场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 2b 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非选择题,答题不能超出题目指定区域。 第 ⅰ 卷 (本卷共计 1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1.5 分,共计 15 分) 认识并了解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实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完成“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不.需.要.注意( ) a. b. c. d.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读液体体积 c. 振荡试管液体 d. 检验装置气密性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1 个二氧化硫分子:so2 b. 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 c. 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na d.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 ( 九年级化学 第 1 页,共 5 页 ) 茶叶中富含硒,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硒及其周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b.硫元素和硒元素位于同一周期c.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4 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 香云纱是顺德特产,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特点。主要过程有:绸缎准备、薯莨液制备(薯莨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浸莨水、煮绸、过泥、晾晒、摊雾等。回答 5~6 题。 薯莨液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儿茶素(化学式为 c15h14ox,相对分子质量为 290)。下列有关儿茶素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式中 x=6 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选项 过程 解释 a “过泥”过程,河泥中铁离子会与儿茶素分子发生反应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b “晾晒”过程,水分蒸发 水分子间隔变大 c “摊雾”过程,选择傍晚时分,温度较低,保持丝绸湿软度 温度较低时,水分子停止运动 d “煮绸”过程,水沸腾使房间空气湿度变大 房间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c.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 co2 d.由15 个碳元素、14 个氢元素和6 个氧元素组成6.下列对制作香云纱的过程解释错.误.的是( ) 甲醚被誉为“21 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中的四种物质都由原子构成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数目均发生改变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 23∶27 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保持不变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探究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b. 验证质量守恒 定律 c. 验证二氧化碳 能与水反应 d. 探究燃烧需要 可燃物 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四种制取氧气途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途径①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b.利用途径②制取氧气,氧气应在电源阳极收集 c.实验室利用途径①和③制取氧气所用装置相同d.四种途径制取氧气都是分解反应 化工生产中常利用碳酸钙、碱石灰等作为吸收剂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实验测得燃煤(含 s 等)烟气中 so2 的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ppm 是一种浓度的表示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点燃 )燃煤产生 so2 的化学方程式是为 s+o2===== so2 碱石灰的脱硫效果比碳酸钙好 延长时间至 500s 可使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效果更好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三次实验中原煤的质量需相同 第ⅱ卷 (本卷共计 30 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