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冲刺模拟卷 (测试范围:1~7章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s-32 ba-137 mg-24 第ⅰ卷(选择题 )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推动苏州绿色发展” 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2.《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造纸步骤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斩竹漂塘 b.煮徨足火 c.荡料入帘 d.覆帘压纸 3.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水 b.铁 c.二氧化碳 d.氢气 4.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 a.n2 b.o2 c.co d.co2 5.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公共标志是( ) a. b. c. d. 6.地壳中元素分布如下图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b. c. d. 7.下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芝麻油 c.泥土 d.酒精 8.2024年12月9日,广西河池一栋居民楼发生火灾,造成一名78岁阿婆死亡。下列有关燃烧、灭火和爆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 b.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在加油站、加气站必须张贴严禁烟火的安全图标 d.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9.氨气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采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下列装置会用到的是( ) a. b. c. d. 10.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俗名不完全匹配的是( ) a.氢氧化钠 naoh纯碱 b.汞 hg水银 c.氢氧化钙 消石灰 d.氧化钙 生石灰 1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金属均能与酸反应产生h2 b.铁生锈是将单质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 c.铁制品表面的油膜可以防锈 d.生铁炼钢就是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 1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b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 加入过量的铁屑,过滤 c 分离mno2和kcl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溶液 d 除去cu粉中少量的fe粉 用磁铁吸引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钙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b.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c.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d.生铁中的含碳量大于钢中的含碳量 14.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去除色素 b.氮气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 d.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用作灯丝 15.艾草中富含的黄酮素(c15h10o2)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酮素属于氧化物 b.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d.黄酮素中含有1个氧分子 16.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了葡萄糖和油脂,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有3种物质 b.反应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17.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b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5% d.t2℃时,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同 18.下列实验设计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灼热的cuo除去co2中的少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