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模拟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下列中医疗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推拿 b.拔火罐 c.按摩 d.针灸 2.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塞橡皮塞 b. 二氧化碳的验满 c. 加稀盐酸 d. 移开蒸发皿 3.化学观念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 c.压缩:气体分子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石墨质软,可用作电池电极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c.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d.液氢有可燃性,用作火箭的燃料 5.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氢氧化钾 b.二氧化碳 c.水 d.硅 6.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时,可在铁制容器中进行 d.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不需要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7.食品级焦亚硫酸钠(na2s2o3)对海鲜和果蔬有很好的抗氧化和保鲜作用。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0 b. 2 c. 4 d. 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钠常温下易与氧气、水反应。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钠块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8.下列有关钠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na 中有11个电子 c.原子序数为11 d.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的性质活泼的原因是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b.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 c.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h2o=naoh h2↑ d.钠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na2o2,na2o2中氧元素显-1价 10.如图是科学家利用电催化剂将co2转化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三种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a.该实验不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 b.该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c.该实验乙中仍未密闭,对环境污染较大 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 12.如图是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灯使用的青铜是一种金属材料 b.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 c.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 d.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 13.《宋会要辑稿》记载:“浸铜之法,先取生铁打成薄片,……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硫酸铜溶液)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入炉烹炼,……方成铜。”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浸铜之法”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 c.“上生赤煤”指铁片上生成了红色的煤 d.“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了置换反应 14. 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空气组成 b.原子结构 c.微粒与元素关系 d.地壳中元素含量 15.近期,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主要过程如下: 阶段ⅱ的物质转化,反应a中四种物质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